时间:2022-11-28 06:29:23 | 浏览:79
为进一步推进建华区“三农”工作不断发展,深刻把握农业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变化、新特征,创造性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华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党中央及省、市、区相关指示精神为指导,根据地处城郊的实际情况,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村一品等重点工作,多点发力,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年初以来,建华区全面推行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打造专业化队伍。区环境卫生管理处更名为建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统筹兼顾好城区作业以外,成立农村环卫工作站,指导各行政村、实业公司成立环卫作业队,按照居住人口每300人配1名清扫保洁人员、清扫面积每1.5万平方米配1名垃圾收集人员,并及时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区农业农村局成立执法中队,城市综合执法向农村延伸。二是清空多年存量垃圾。积极落实“春风、夏净、秋扫、冬清”四季环境整治活动,对4个行政村、5个实业公司辖区内多年存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各村共配备垃圾清运设备156台套,累计出动2600余人次,共清理边沟12000延长米,清理垃圾30000余吨,填埋废弃土坑50000平方米。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三清六改”为整治重点目标,全面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泥草危房和残破建筑75户,排查整改违章建筑30余处;完成农户改灶180个。新装太阳能路灯50盏,各村主道两侧围墙都进行了粉刷,村内主干道升级率100%,巷道升级90%以上。
争取农业项目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华区全力争取强农惠农政策。2019年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0.6万亩,由中省投资1206万元,区财政匹配134万元。建设中,坚持执行四个办法,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验收办法、工程管护办法及考核办法,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高质高效推进,不变形、不走样。目前,项目已经进入收尾工程。2020年,又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1万亩,项目现在招标公示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262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1135.8万元,区配套资金126.2万元。项目通过统一规划布局沟渠田林路,集中资金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为集约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以上项目完成后,建华区高标准农田所占耕地面积比例将超过40%。
发展一村一品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利用本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和建设新型农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华区曙光村和高峰村先后被农业部授予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曙光村继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总面积达2450亩,温室大棚总数达到751栋。从事蔬菜种植户500多户,主要种植叶菜类、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多年来,曙光村以高品质的“红丁”系列蔬菜占据了齐市大部分农贸市场份额,是齐齐哈尔市放心菜生产基地。2020年,高峰村章丘大葱种植面积达到1130亩,从事大葱种植的农户达到32户。为鼓励农民种植章丘大葱,采取村集体补贴葱苗及运输费用的方式,平均每亩补贴150元,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下一步,建华区将以双合水稻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绿色无公害水稻专业村,双合村现有水稻种植面积2500亩,计划打造独具特色的“嫩江边、达族产”绿色无公害大米品牌,现正在进行商标注册等前期工作,待水稻收获后,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销售。
在全力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的同时,建华区清醒的认识到,作为城郊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产业结构待优化、产业品牌待提升、产业空间待规划、产业招商待加强等痛点。为此,建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班长、区长为副班长、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国家智慧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推进专班,积极谋划,通过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和规划设计公司,根据村落“城中、近郊、远郊”圈层式分布特点,加快构建“两轴、两廊、五组团”的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两轴,即沿齐双公路和碾北公路打造田园风情景观休闲轴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轴。两廊,即沿嫩江曙光、双合段和111国道打造嫩江自然生态景观廊及产业物流配送服务廊。五组团,即智慧农业生产示范组团、产业科技创新服务组团、都市田园休闲文旅组团、综合产业数字交易组团和都市生活配套服务组团。重点针对建华区北部6个村(实业公司),实行整体改造。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打造国家级智慧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逐步消除城市近郊村痛点,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网信建华
编辑:王辉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宁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聚焦辖区突出案件特点,找准发力点深入开展综合整治、严防严控和重拳严打违法犯罪,强力推进“百日行动”攻坚战,取得突出成效。深入开展排查整治8月16日晚至17日凌晨,江南公安分局发起“百日行动”攻坚战集中大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中开展社会治安打击整治。
周先生是南宁市江南区街道办的一名社区志愿者,“护邕六号”行动启动当晚,他主动报名参加辖区派出所的巡防任务,配合民警开展安全防范提醒、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劝解等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志愿者周先生接受采访本次行动中,南宁警方进一步强化显性用警,广泛发动平安类社会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在夜间人员密集场所,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及时打击、有力震慑现行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清除面上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8日披露,部市协议签署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构建超大城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合作重点事项取得明显进展,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深圳是“千园之城”,公园数量、面积和密度都已经居于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之上,深圳着力推进“公园城市”的建设,”推窗见绿、开门入园“正在逐渐成为现实。深圳为什么要建公园城市?公园城市的规划愿景和发展目标是什么?2022-2024年期间,公园城市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