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6:26:03 | 浏览:147
齐齐哈尔新闻网12月24日讯(张秀丽)今年以来,建华区始终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推动”这一核心要义,坚持青年干部培养选拔长远规划和动态管理的辩证统一,主抓干部队伍治理能力提升,在青年干部培养方面不断创新举措,逐渐展现出人才撬动经济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内生力量。
把握大势,搭建“选育管用”的人才机制
搭建特色平台,选育并重。“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建华区本着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青年干部的原则,在年初疫情防控极端严峻形势下,将人才引进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推出“择优调入”人才引进模式,在成功调入23名“成手人才”基础上,名校优生、乡为村用、“十大基地”建设、“地校企”合作等多种人才引进渠道同步跟进,为发现汇聚优秀人才创造机会,逐渐构建起青年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环环相扣、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
正向锻炼带动,管用结合。建华区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坚持优秀青年干部不仅要数量充足,还要质量优良的原则,不断在质的提升上下大功夫、出实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2020年,成功推出互动交流学习机制、实践锻炼培养模式、“领跑” 青年论坛品牌等多种方式为青年干部磨砺品格创造机会、展示能力搭建平台。互动交流学习使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实践锻炼使青年干部真正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真刀真枪解决基层实际问题;青年论坛让青年充分展示自我、思想碰撞、理念交流、互促进步,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成功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优秀青年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激活内生动力,良性互动。优秀青年干部不会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角度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自身努力是优秀青年干部成长的决定性因素,组织培养是优秀青年干部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建华区致力于营造浓厚、严谨的党员干部学习氛围,从主题理论宣讲、青年大学习、读书报告会,到先进事迹报告会,确保青年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有所依托、有所凭借;为青年干部创造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的机会,充分挖掘青年潜力、磨砺品质,使其成为在应对风险挑战、迎击惊涛骇浪中,具有经验丰富、沉着坚毅的 “水手”。
创新思路,激活党员干部“一池春水”
“基层+一线”急难险重,锤炼务实作风。建华区年初择优调入23名年轻干部全部为“成手人才”,到岗后首先到街道、农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基层实践锻炼,分别在疫情防控一线、地摊经济推广、街道违章搭建拆除、社区一社一品创建等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在此期间,建华区组织年轻干部参与街道、社区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的开展,给年轻干部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参与策划、亲身实践、提出建议,提升年轻干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后根据人岗相适的原则分配到区委、区政府各职能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均已成为各部门的岗位能手和业务骨干。
实绩+推荐”选优用能,催生奋进力量。选人用人方面,建华区委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工作实绩和单位、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不拘一格,及时将优秀青年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的岗位接受历练、发挥作用。2020年,提拔任用多名表现优异的青年干部到部门副职岗位,承担更重的任务,经受更全面的历练。以此重点解决对一线创新创业人才正向激励不足的问题,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千方百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完善全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文化素质等方面梯次配备。
“论坛+论文”思想碰撞,激发创新理念。2020年,创新推出青年干部论坛、主题论文征集等活动模式,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一方面为青年干部展示能力,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思维、应变反应和团结协作能力,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快车道;另一方面也为组织发现优秀人才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筑梦建华 领跑青年论坛”活动,为深入实施《建华区年轻干部培养计划》,更好地给广大青年干部搭建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论坛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的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建设高素质的青年干部人才队伍,激励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知名品牌。“建华新征程 我有我主张”主题论文征集活动,围绕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立足全区人才发展远景,促使青年干部在理论学习、实践思考、文字写作和学习交流等方面有新突破,为建华人才能力提升想新法、出实招。全区有80余名三十五岁以下行政编制青年干部参与到主题征文活动中来。
聚焦主责,点燃“干事创业”火热激情
把握“十四五”总体规划,带动思想往深里走。建华区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四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疫情防控期间展现出的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紧密结合起来,统一制定计划,集中开展落实。通过配套举办“转作风、优环境、提素质”业务培训、“四史”专题培训班、“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制度优势”等专题讲座,将“四史”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制度优势转化成的发展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初心使命彰显的更加鲜明、具体,促使理论学习既有声有色、入脑入心。“转作风、优环境、提素质”工程更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制约新时代建华区发展的深层次瓶颈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激励青年干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能力不足和本领恐慌的问题。
立足区情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向实处行。主题宣讲结合实际学。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主题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工作落实,在青年干部中开展即时性、一对一理论实践学习活动,积极调动青年干部学习能力优势、潜能,真正发挥青年干部的“领跑”作用。调研走访深入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文明实践站1个中心5个所38个实践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青年干部根据所在岗位深入文明实践站、街头巷尾、工厂车间、社区活动中心广泛开展调研,采取简单易行方式,了解行业真实数据、典型案例,深刻认识全区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开拓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培养青年干部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全面融入建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聚焦行业专项突破,创新思路朝前看。按照《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阐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合建华区“十四五”期间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区35周岁以下青年干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人撰写一篇高水平的理论文章,提升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活动评选出的优秀论文,统一汇编成册,在“网信建华”公众号和建华区政府网站等区级媒体刊发,为青年干部的成长主动加压,为建华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来源:【荆州日报】6月2日下午,由中共荆州市委人才办、荆州市总工会、共青团荆州市委员会、荆州市妇联联合主办的“荆生荆世•梧桐有约”在荆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在莲心茶艺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有20名在荆青年人才参与,大家通过自我介绍和破冰小游戏。
4月26日,共青团枝江市委在该市人才公园举办2022年枝江市青年人才百人交友线上线下联谊活动。来源:【三峡晚报】本报讯:春风和煦,晴空万里。在游戏互动、自助晚餐、。活动现场,来自枝江市各行各业的120余名青年代表欢聚一堂,邂逅属于自己的缘分。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见习记者 杨阳 实习生 刘亦冰初露锋芒的元宇宙产业,已经悄悄开启招聘热潮。“现在公司在中国有三百个员工,未来几年要招到一千五,而且今明。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家互联网、游戏类企业获悉,计划在近期扩大元宇宙人才招聘规模。
初露锋芒的元宇宙产业,已经悄悄开启招聘热潮。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家互联网、游戏类企业获悉,计划在近期扩大元宇宙人才招聘规模。“现在公司在中国有三百个员工,未来几年要招到一千五,而且今明两年需要大量招引擎工程师和高校的计算机系软件工程的毕业
信实拍,别信键盘摄影师瞎忽悠。侍墨分享的都是实打实的摄影技巧,手机和相机都能用到。关注柳侍墨,一定有收获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吃得好,穿得好,自然也就容易上膘。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闻坤)昨日,JOBS海归-2022第十四届海归人才招聘会(秋季)新闻发布在深圳南山区举行。据透露,此次招聘会将在北上广深四城联动。本次活动由JOBS海归网主办、深圳市海外留学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 通讯员 王冠 杨刚)记者从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获悉,2010年深圳首创社会工作援疆模式,十余年来,深圳社会工作援疆以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简称“深喀社工站
□严奇相亲的体验众说纷纭,中青校媒就相亲话题面向青年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就读或毕业于204所高校的青年人填写的有效问卷3089份。有49.01%认为相亲能遇到真爱,有50。调查结果显示,44.84%受访者可以接受相亲,20.39%不接受相亲。
相亲”是备受关注的青年婚恋话题,一份面对青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4.84%受访者可以接受相亲,20.39%不接受相亲,34.77%不确定自己是否会选择相亲。一些受访者表示,接受相亲是因为平时学习或工作忙、没什么时间去认识异性(44.78%)。
本报1月6日刊发的《公益红娘叫“知秋”》一文引发广泛关注,公益红娘“知秋姐姐”张雯萍当天一大早就接到大量读者发来的求助信息,要求添加微信、询问电话。春节即将至,又到催婚时。其中,读者孟女士还专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663反映自己42岁的外甥。